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调查发现,部分海外公司通过技术手段从在线售票平台批量获取热门体育赛事及演出门票,随后在二级市场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高价转售,严重扰乱了票务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普通消费者的权益。
这些公司通常利用自动化程序(Bots)绕过售票平台设置的购买限制,在门票开售后迅速大量囤积票源。由于此类程序的操作速度远超人工购票,许多普通观众往往在开放购票后几分钟内就面临“售罄”状态,不得不转向二手市场购买高价票。
这种现象在大型体育赛事如足球比赛、奥运会以及热门音乐会上尤为突出。例如,欧洲某知名足球俱乐部的季票官方售价为500英镑,但经转售公司倒手后,价格可能飙升至2000英镑以上。此类行为不仅加剧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破坏了赛事组织方为公平分配票务所做的努力。
尽管多国已出台法律禁止使用自动化程序大量购票,例如英国2018年通过的《数字经济法》明确规定此类行为违法,但监管和执法仍面临挑战。这些转售公司往往注册在海外,利用跨境法律漏洞规避责任,且操作手段隐蔽,追踪和取证难度较大。
票务平台和活动主办方也在尝试通过技术升级应对这一问题,包括加强验证机制、限制单次购买数量、实行实名制购票等。然而,转售公司亦在不断调整策略,甚至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账户,使得防控变得复杂。
消费者权益组织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非法票务转售行为,同时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渠道购票,避免助长高价转售市场。若不得不购买二手票,需谨慎核实票源真实性,以防受骗。
目前,相关机构正进一步研究更有效的票务分配机制,例如动态票价、粉丝认证购票等,以期在技术与制度层面构建更公平的票务环境。